徐经为,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仙逸居民区的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共产党员,由他一手创建起来的“经为摄影工作室”坚持了整整6年,记录下了仙霞社区建设发展中的“大事”、“小事”,成为一名居民喜爱的土生土长的“小巷记者”。
徐经为同志退休后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成为了党员志愿者中的骨干。他发挥摄影专业特长,自学电脑绘图技术,热心服务社区,不但主动为老党员、居民群众开班授课,进行摄影艺术专业培训,还随身携带着“长枪短炮”,奔走在基层党组织的宣传第一线。6年前,在仙逸党总支的指导下,由他创建的“经为摄影工作室”正式挂牌。在世博先锋行动、新年暖流、社区睦邻友好节、创先争优各项活动中,都能看见他和“经为摄影工作室”成员们的身影,走进仙逸小区,也能看见他们亲手制作的宣传作品。
由楼组走向社区
徐经为成为“小巷记者”并非一朝一夕。一开始,他在楼组党小组的会议上,提出想为楼组党建做些事,便邀请几位楼组中的党员和群众聚到家中,向他们传授摄影知识和交流自己的创作心得。不料,跨出的这一步很受欢迎,参加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在他的提议下,在党总支、居委会的支持下,他们从楼组走向了小区,办起了一个摄影班。当学员们坐在设备齐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时,老徐对他们说:“这里有空调、电扇,比大学教室的条件还要好,希望你们百倍珍惜。”学以致用,不久,居委会要慰问军烈属。老徐便让学员们带着相机,居委干部举着竹竿,拉着“拥军爱民”的横幅,锣鼓齐鸣来到军烈属的家中,老徐和他的学员拍下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
就这样,老徐和他的学员当起了居民区的“小巷记者”。凡是小区学雷锋活动、党员服务日和一些重大的活动,他们都积极参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用学到的技能真心诚意地为居民群众服务。党员们还在楼组发动群众,发挥自己的特长,办起了墙报,把小区和楼组的新闻拍下来,配上文字,形成图片新闻,受到了楼组居民的欢迎。居民楼外墙大修粉刷,学员们用镜头记录了“鲜花丛中的家”,配上文字,还希望广大楼组居民爱护建筑、美化环境。墙报美观,标题醒目,居民上下都能看到,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用“镜头”聚起“大爱”
2008年5月12日下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正在小区里忙碌的老徐得知后,在感到震撼的同时,他也陷入了沉思。第二天一早,老徐来到居委会想为灾区献上一份爱心,刚踏进门,就看到居委干部们忙着接待不断赶来捐款的党员与居民们。由于地震突发,时间仓促,居委干部只能临时用纸笔记下捐款人姓名与数字,居民之间也靠“口口相传”得知可以到居委会捐款。这给了老徐灵感。当天晚上,他认真地收看、查阅了每一条关于抗震救灾的电视、报纸新闻,他决定用现场报道中震撼人心的新闻镜头,来号召更多的人为灾区捐款出力。说干就干,老徐上网下载新闻图片,对着报纸翻拍照片,跑到文具店购买PC板、彩色粘纸,自己设计版面,亲手剪纸,赶制了一块精良的“抗震救灾”宣传版面。老徐扛着版面来到居委会,小区党总支书记立即派人将这块版本放到了小区门口刚设立的专门捐款点,老徐也驻守在捐款点,向来往的人流介绍灾情,鼓励更多的人献出爱心。
苍天无情人有情,不仅小区的居民们纷纷捐款,居民区的沿街商铺也表示要响应小区党组织的号召。为了方便商铺,党总支和居委会的同志带着爱心捐款箱上门接受捐赠,老徐立刻背上相机,跟随着党总支书记与居委干部,拍下了那感人的一幕一幕。其中,一些月收入千余元的外来务工者,也捐出了几百元钱。在被他们感动的同时,老徐给他们来了个大大的“特写”,制作成图片新闻,由居委会报到街道,很快就被选中“挂”在了社区网站上,成为了宣传“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优秀新闻素材。
在一线弘扬“世博精神”
去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世博先锋行动”也在基层党组织中如火如荼地开展。小区党员纷纷出动,带上“小桔帽”、穿上“桔马夹”、围着“红袖章”、举着“小红旗”,出现在地铁站、公交站点、沿街路面、交通路口、大型绿化地、小区重要通道等各个“先锋行动”岗位上。老徐,也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
除此之外,老徐还带着他的学员们,在整整一年多的“世博先锋行动”中,捕捉着每一个微小、平凡而又感人的瞬间。在寒风凛冽的清晨,老徐为驻守在交通路口的“小红旗”留影;在烈日当头的酷暑盛夏,他带着学员又冒着39度的高温,为湿透了的“小桔帽”拍照;在“三五”集中行动日、文明指数测评时,他带领学员将党员志愿者清洁家园的每一个动作留在了镜头之中。当街道社发科组织文艺骨干围绕“世博志愿者”的故事,编排舞蹈、小品时,老徐提供出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老徐,用自己的镜头,将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断积累汇聚,形成了弘扬社区党员志愿者的精神作品。
以满腔热情服务居民
渐渐地,老徐和他的学员们在仙霞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居民们也对他们特别信任。去年冬天,老徐一行人背着摄影机经过一个小区,有一位老同志问他们:“你们是哪里来的记者,是到我们这里来采访的吗?”当老徐向他作了介绍后,这位老同志恳切地请老徐为他拍片留念。事后,老徐说:“能得到陌生人的信任,并给人以帮助,我感到无比自豪。”
徐经为同志在开班授课中,不断吸收、鼓励、培养着为社区奉献的党员志愿者“新苗”。现在,这名“小巷记者”带领的“经为工作室”已经有了20多名学员了。每年仙霞社区的“七一”先进表彰大会上,老徐和他们的学员总是“御用”摄影师,他们为每位先进共产党员留下值得纪念的光荣瞬间。在小区党总支的建议下,老徐他们还为50年党龄的老同志“送照上门”。这些老党员大多出行不便,他们来到老党员的家中,两个人拉起党旗,老党员站在鲜艳的党旗下,笑得格外灿烂,老徐边对准镜头,边迅速捕捉最好的瞬间。当制作完毕的50年党龄老党员照片冲印完毕,挂在小区活动室中展览时,老党员们都纷纷赶来参观,感到无比高兴与自豪。
如今,老徐的摄影技术越来越精湛,他的学员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经为工作室”已经成为仙霞社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下的一个党建工作室品牌,也被评为仙霞社区十佳精神文明好事之一。
在仙霞社区承办的长宁区第五届居民区党建论坛上,老徐他们协助有线电视台共同参与了论坛《楼组党建》纪录片的拍摄;在仙霞社区睦邻友好节中,文艺团队纷纷邀请他们为节目拍摄;他们拍摄的仙霞新貌图,成为了社区的标示背景;他们还受街坊邻里相邀,义务为邻居的婚事帮忙拍摄……他们是受到百姓喜爱的“小巷记者”,也是仙霞社区党员志愿者精神的代表。这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表达着对仙霞社区发展的热忱,对服务居民群众不求回报的热情。他不仅用摄影展现着社区的新面貌、新气象,更践行了一名平凡共产党员的“优”与“先”。
(仙霞街道)